
这段时间,不少外来人员陆续返回温州,但因为疫情产生了负面情绪,不能正常复工。3月26日,记者从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了解到,自该院复工复产24小时心理救援热线(0577-88434567)开通以来,五天时间内,已收到200余人次复工复产相关问题咨询,累计完成远程心理测评500余人。
“现在,我觉得身体心情放松多了,有点想睡觉……”在接受心理干预后,湖北返温的王女士缓解了复工抵触情绪。原来,她是温州某学校助教,由于近两个月无收入、贷款无法按时交付,出现情绪低落、哭泣、明显焦虑、失眠多梦、食欲差等症状。
接到心理求助电话后,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“同心共济”心理救援队立刻赶赴现场,为王女士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与评估。在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徐大利的安抚下,王女士情绪渐趋平稳,心理治疗师黄佳佳还教她放松技巧及改善睡眠方式的方法。
刚接受完心理咨询的司机林先生也感触颇深。他从武汉来温隔离至今,健康码仍为红色,得知一些湖北老乡比他迟两天来温,红码基本变成了绿码,且已投入工作,而自己依然处于红码状态,感觉孤独、封闭、懊恼。经评估,他的情绪状态、睡眠均无明显异常,心理咨询师王蕾给予其健康知识和政策方面的解读,并建议其在隔离期间也要多做一些轻巧的运动,出出汗,有助于疏导焦虑情绪。
从医院心理热线、现场心理干预来看,当前返温人员产生负面情绪主要原因是,急于返岗、被迫返岗等,“还有人惧怕返岗,觉得‘防同事’很难。”徐大利建议,返温人员在复工返岗时,不仅要进行科学的人身防护,还要积极的做好心理建设,调适好心理状态。
医院给出具体的复工心理调整建议如下:
一要调整作息,在返岗复工前给自己一个缓冲期;
二是复工前给自己作一些计划并付诸行动,固定的节律会让我们的情绪趋于稳定,同时稳定的内容也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注意力分配;
三是适当的增加一些运动、家务等活动,增强我们的获得感与控制感,把对疫情的关注转移到对自身的关注上来;
四是科学客观的认知此次疫情,做好必要的防护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如果外地返温人员遇到心理问题,可拨打温州市七医的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,免费享受心理咨询服务。